萬靈丹不再

中國時報【12月策展人╱廖彥博信用貸款(歷史作家)】

反觀台灣境況

持續找尋光亮

《從》書裡專章討論漢娜.鄂蘭對納粹德國「罪惡的浮淺性」的研究很可一讀。鄂蘭認為專制意識形態障蔽了獨立思考能力,所以如海德格這樣的碩學之士,也成了甘於服從邪惡、「不去思考的人」。可是,蔡英文轉而指出,如果社會知識群體已受到摧毀,弱化的個人怎麼去察覺這種「為惡的無知」呢?

在這種浪潮下,造就中國「專制資本主義」的模式大行其道。21世紀的世界不像法蘭西斯.福山所說,由西方自由主義民主大獲全勝,終結歷史,而是意識形態的控制變成主流。柯林頓在擔任美國總統時有次到中國訪問,曾表示中國想要控制思想,就如「把果凍釘在牆上」般地不可能。但是從近幾年中方控制技術大為增進的情況看來,果凍竟然還是被釘在牆上了。

最後還是要回到一部譯作,談論民主社會的集體參與。索爾.阿林斯基的《叛道:改變國家的基進力量》正是以美國年輕世代體制外抗爭作為對民主社會失能的回應。因為中產階級已經被企業經濟體收編,變得麻痺沉默、失去熱情,不再是國家進步的力量,政治行動者必須擔下重任,找尋「縫隙中的光亮」,釐訂戰略,改良戰術,在體制的內外以小搏大,對抗執掌國家權力的居高位者。

讀 書 大展-民主都到哪裡去了?

顯然民主價值已經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萬靈藥。民主與自由繁榮間,並沒有等號關係。《民》書將問題歸結在經濟蕭條,以及隨之而來的中產階級倒戈。當你吃不飽穿不暖、小孩不敢生、貸款還不起,換黨執政只是換另一批腐敗的人上台,搭建另一種利益輸送網絡,那麼民主和人權意義何在?《民》書提出的解決之道,未必真能對症下藥,不過書裡有好幾處舉台灣作為事例(如2006年的紅衫軍),時間不算遠,讀者看了或當因為曾身歷其境,而有深刻體會。

像《民》書這類西方譯著,常深入淺出,既有理論又富場景畫面,反觀國內學者思索民主的學術作品,似乎較為嚴肅。其實對台灣讀者而言,歐美的著作還是西方的雲霓,本土的省思才有在地的觀察,例如蔡英文的《從王權、專制到民主:西方民主思想的開展及其問題》。作者不是同名同姓登頂在望的小英主席,而是學養深厚的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研究員。本書開宗明義說出,台灣民主會不會走向自我毀滅之路,正是作者最為關切的議題。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2015年夏季檔日劇《民王》,講述的是有著鱷魚般硬漢性格的總理大臣,突然和軟弱的少女系廢柴獨生子靈魂交換的故事。這檔日劇笑鬧之外,涵意甚深。《民王》在搞笑情節中推進各種政壇陰謀詭計,讓我們在大笑之餘不禁省思:所謂票票等值、所謂代議政治、所謂少數服從多數,是不是都淪為密室陰謀下的擺設?「民王」是「少了一點」的民主,而我們鎮日聽聞的「民主」,會不會也成了被政治人物操弄的空虛軀殼?

讓我們先從大選前夕的台灣抽身,來到紅衫軍、黃衫軍上街包圍政府的曼谷街頭。這是2010年的泰國,也是《民主在退潮:民主還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嗎?》的開場景象。時序進入房屋貸款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,《民》書指出,民主在世界各地,從區域大國到新興小國,都流露倒退衰敗跡象,泰國並不是孤例。在中亞、東南亞、南美和非洲,也出現同樣的政治動盪情況,諸如民主走調變為民粹;政治紛亂阻礙負債整合經濟成長;國內各群體的意見無法透過體制內管道表達;當權者在網路和輿論中節節敗退,於是在實境場域更為強硬專斷地打壓新聞與人權自由;就連老式的軍人政變也重新登場。民主急遽的衰退,使得經歷初期民主化的各國社會動盪不安。

《叛》一書寫得充滿希望,卷尾仍然鼓舞讀者,要踵武前賢,守護民主。可是,這本書同時也是一部美國50年來的街頭抗爭史。譯註裡一則則充滿理想的青年學子,為了不同的議題(反越戰、反腐敗、反歧視、反壟斷),手無寸鐵地和軍警衝突,遍體鱗傷。讓我想起著名的反戰歌曲:〈花兒都到哪裡去了〉。拉長歷史的觀察線,當年基進的青年如今到哪裡去了?少數進入政界,而絕大多數,是不是又成了沉默麻木的中產階級?歌詞是怎麼唱的:「花兒都到哪裡去了?」「人們幾時才能明白?」

車貸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讀-書-大展-民主都到哪裡去了-215008481.html

貸款

D86C91986B8A9CA1
arrow
arrow

    r71bd1pp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